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自制豆腐皮 手工豆腐皮的制作方法

如何制作豆腐皮? ?

豆腐皮的制法
豆腐皮的制作方法,同制作豆腐时一样,选用浓豆浆,倒入平底锅中,加热时注意不要煮沸,锅中豆浆的表层就产生一层皮膜,用竹签等工具恰当地捞出并使之慢慢地干燥,但也有在未干燥时就加以烹调食用的。此膜捞出后锅中会再次产生皮膜,继续捞出,这样如此反复,豆浆的浓度会逐渐稀薄,要适当地给予补充。

来源:中国食品信息网

自制豆腐皮怎么做好吃,自制豆腐皮的家常做法 ?

自制豆腐皮的做法
把细条纱布卷在木棍上,随模具赠送的

横着放在模具上面。放上豆花来回往返起到格挡每张豆皮的作用

1:10浓度的豆浆用250克干豆水发兑水打成浆煮熟煮透
盐卤用250克冷水溶解。徐徐点入煮熟煮透的豆浆中形成植物蛋白凝结和水分分离状态

将大方纱布放在模具里,每层均匀的放入3勺豆花(可以减为2勺)那样豆皮会更薄

每一层都用纱布间隔,直到用完。在上面加重物压出水分

1.5小时后取下模具豆腐皮基本成型了

轻轻取下纱布。手法要轻些,我的压制力量和时间感觉短了一些

自制豆腐皮怎么做 ?

自制豆皮的做法
1.
用秤称出500克黄豆(因为我的模子是三斤的,他的干豆最大量就是500克)

2.
清洗一下加水泡一晚,第二天要做豆皮时将泡不开的死豆子挑出去,要不料理机打不碎的

3.
用小漏勺盛六勺黄豆放到料理机内(我每次用六勺,500克干豆子泡的豆正好分五次打好)

4.
加入清水,看到水位线到600就行了

5.
开机搅拌3分钟(如果你的机器爱热的话中间最好停机一次。别给机器烧了)

6.
搅好的豆浆倒在盘子里

7.
再加入一倍半或是两倍的清水搅和一下

8.
过滤豆渣的口袋用水泡湿备用放在蒸锅的屉上面(如果你自己砸口袋的话两边封口最好多砸几趟,要是只砸一趟的话豆渣容易从锋线处钻出来)

9.
等到豆浆基本流到锅里面以后用手拿着口袋的上口用力攥下面给豆浆都给挤出来

10.
五次豆浆挤完了出了这么多豆渣(不用丢弃,可以做馒头花卷用的,也很有营养的)

11.
豆浆放到煤气灶上煮开,开锅以后再煮10分钟就关火

12.
这时将自制的做豆皮的豆包布泡在水里备用(我这块布不到两米长,跟模子宽窄一样自己做的)

13.
静置到豆浆80度时就可以点卤水了(如果你的锅够大也可以通过加入冷水来降温到80度)

14.
等到豆浆80度了开始慢慢加入勾兑好的盐卤水(我是按照百分之八的比例勾兑的盐卤水)

15.
左手慢慢加入盐卤水,右手拿着勺子慢慢搅动直到看到豆浆里出现了絮状物就可以了,然后盖上盖子静置20分左右

16.
这时将豆腐布铺在浸湿的豆腐模子里

17.
将豆皮布铺好最下面一层

18.
用勺子舀入豆花

19.
将模子底层铺满豆花

20.
将豆皮布折叠过来铺平
21.
再用勺子舀进去豆花直到铺满模子

22.
以此类推直到豆花都用完

23.
最后将布都折叠进去将盖子盖上

24.
上面压上重物,越重越好(做豆皮跟豆腐不同,压得越重豆皮越干效果越好)

25.
一个小时以后将模子拆解开,布打开就看到一张张的豆皮了

26.
慢慢的细心的将豆皮布上面的豆皮揭下来放好(其实就四边最不好揭了,窍门是先揭开一个边就好办了)

27.
豆皮都摞起来放好以后用刀整理一下,将多余的边边切下来,这样豆皮就更整齐了。

如何制作豆腐皮 ?

豆腐皮制作技术
豆腐皮制作技术
1. 选当年黄豆,拣筛干净。用粉碎机破碎至脱去豆皮或成2-4瓣。
2.把破碎好的豆子洗两遍,捞去豆皮,放在25℃水中泡4小时。
3.把豆放人磨浆机或石磨内,边磨边加水,0.5公斤黄豆加4公斤水,磨两遍,不能磨得太细,可用手指捻成小颗粒为宜。
4.用分离机把豆渣和浆分开。分离机内的滤箩为80—90目。在农村,可用磨水豆腐用的豆腐滤布,滤好后煮浆,温度控制在93t左右。
5.用小木条把2米长、1.5米宽、15厘米高的平底锅分成6个方格。下装暖气道,使锅底温度保持在70~90~C,把煮好的豆浆倒人锅内,3-5分钟后,格内即可结皮,待皮出现小皱纹时,即可揭皮。依次把每个小方格内的皮揭完。一锅豆浆可揭10多次,能出4公斤-5公斤豆腐皮。
6.把湿皮挂在烘干室内,迅速烘干,豆腐皮最忌室外晾晒,烘于后即可包装。
2. 麻辣豆腐皮的加工
3. 麻辣豆腐皮是以黄豆榨油后的副产品为原料再拌以辣椒粉、花椒粉、食盐、味精等加工而成的风味食品。其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有很好的市场,且生产设备简单,原料易得,投资很少,容易上马。现将其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原料选择豆腐皮要选择新鲜无霉变无异味色泽好的。辣椒粉为避免买上掺假的,可先选上好的红干辣椒,自己加工粉碎成辣椒粉。
成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产品设计成各种样式:
1、可将豆腐皮剪成小块,待制成成品后分装成若干小包;
2、剪成长条片,大约10厘米×20厘米;
3、将圆筒式的豆腐皮从一侧裁破变成一长条,然后像卷海带皮似的从一头卷起,卷成若干直径5.5厘米大的卷筒,用牙签从断口处扦进去,扦到底,牙签的两头露一点在外面,沿断口处每隔1厘米扦一根牙签。扦好后用刀从牙签与牙签的间隙处切断,这样就成了一片片的圆形豆腐皮。
盐渍将6—7公斤食盐加入50公斤烧沸的水里充分搅拌溶解,然后冷却。将制作成的豆腐皮坯子放入冷却后的盐水中浸渍大约2小时,即可捞出沥干。
油炸锅里入油烧沸后,将沥干的豆腐皮坯子放入油锅内,炸至豆腐皮上浮,成酱棕色或肉棕色时捞出。
调味每10公斤豆腐皮,可用辣椒粉1公斤,花椒粉0.6公斤,麻油0.5公斤,酱油2公斤,绍酒(没有绍酒可用米酒)0.5公斤,味精0.1公斤加入适量的冷开水调匀,均匀地喷洒在经油炸后的豆腐皮上,然后再洒上辣椒粉和花椒粉,充分拌匀,即成产品。

豆腐皮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

东北叫做干豆腐 也有的地方叫千张 别名:百页、千张、皮子、豆片 东北人做的干豆腐,很薄,但是很有筋性。豆腐皮是压制成的,与豆腐近似,但较薄(比油皮则明显较厚)、稍干,有时还要加盐,口味与豆腐有区别。是用豆浆点卤后,在棉布分层里压榨出的豆腐模皮,双面有布纹,营养较油皮差些,

豆腐皮制作技术
一、豆腐皮制作技术
1.选当年黄豆,拣筛干净。用粉碎机破碎至脱去豆皮或成2贰4瓣。
2.把破碎好的豆子洗两遍,捞去豆皮,放在25℃水中泡4小时。
3.把豆放人磨浆机或石磨内,边磨边加水,0.5公斤黄豆加4公斤水,磨两遍,不能磨得太细,可用手指捻成小颗粒为宜。
4.用分离机把豆渣和浆分开。分离机内的滤箩为80—90目。在农村,可用磨水豆腐用的豆腐滤布,滤好后煮浆,温度控制在93t左右。
5.用小木条把2米长、1.5米宽、15厘米高的平底锅分成6个方格。下装暖气道,使锅底温度保持在70~90~C,把煮好的豆浆倒人锅内,3-5分钟后,格内即可结皮,待皮出现小皱纹时,即可揭皮。依次把每个小方格内的皮揭完。一锅豆浆可揭10多次,能出4公斤-5公斤豆腐皮。

和豆腐之前的工序一样,后面的就是点脑,打脑,泼皮,压榨,脱布,就是成品了,点脑是很关键的,点脑的水平决定豆皮的质量,口感。

自制豆腐皮的做法,自制豆腐皮怎么做好吃,自制 ?

豆腐皮怎么做
材料
豆腐皮300克,尖椒100克,葱花、盐、味精、蚝油、酱油、花椒油、干椒丝各适量。
做法
1、将豆腐皮切条,尖椒切条。
2、锅烧开水,将豆腐皮焯一下。
3、锅烧热油,下葱花、干椒丝略炒,放入豆腐皮,加蚝油、酱油、味精等调料炒匀,淋花椒油,出锅即成。

在家怎么做豆腐皮 ?

豆腐皮制作技术
一、豆腐皮制作技术
1.选当年黄豆,拣筛干净。用粉碎机破碎至脱去豆皮或成2-4瓣。
2.把破碎好的豆子洗两遍,捞去豆皮,放在25℃水中泡4小时。
3.把豆放人磨浆机或石磨内,边磨边加水,0.5公斤黄豆加4公斤水,磨两遍,不能磨得太细,可用手指捻成小颗粒为宜。
4.用分离机把豆渣和浆分开。分离机内的滤箩为80—90目。在农村,可用磨水豆腐用的豆腐滤布,滤好后煮浆,温度控制在93t左右。
5.用小木条把2米长、1.5米宽、15厘米高的平底锅分成6个方格。下装暖气道,使锅底温度保持在70~90~C,把煮好的豆浆倒人锅内,3-5分钟后,格内即可结皮,待皮出现小皱纹时,即可揭皮。依次把每个小方格内的皮揭完。一锅豆浆可揭10多次,能出4公斤-5公斤豆腐皮。
6.把湿皮挂在烘干室内,迅速烘干,豆腐皮最忌室外晾晒,烘于后即可包装。

如何在家中制作豆皮 ?

豆腐皮一听就是豆制品,所以黄豆不能少;一般如果自家吃的,只要采用平常的黄豆就可以了,没有特别的讲究;
如果是想要增加产量一般农家自制的豆腐皮采用的黄豆都会经过挑选才拿来大量使用的,如下是挑选好适合需求的黄豆,进行用水浸泡(可以冷水也可以热水,如果急用可以选择热水进行浸泡,会让黄豆快速湿润。)

如果是选择冷水浸泡的黄豆,按照季节不同进行选择浸泡时间;

如果是冬季用冷水浸泡,建议用10-12小时左右否则黄豆是浸泡不到位的,黄豆内心会有硬心也就是没有泡好的表现;如果是春、秋季,可以选择浸泡6小时左右;如果是夏季,可以浸泡3-4小时即可。

若是怕泡的太过,可以在浸泡的过程中取得浸泡在水中的黄豆瓣开看看黄豆内部是否全部泡好,如果泡开基本就是泡好了可以直接进行打磨豆浆了。

将泡好的黄豆进行打磨好,变成豆浆,这个豆浆可以直接放到筒内或是盘内,也可以直接倒入大锅内。
如下图,这是直接打成豆浆后,倒在农家大口锅内准备煮开的一个画面。

等到大口锅内的生豆浆煮沸后,直接用比较硬实的盘盛出至大的筒内或是类似陶瓷类的大口钢内,等待微凉后;

微凉后,洒上少许的石膏(石膏想豆腐,石膏是制成豆腐的很关键的一步,这个对身体没有伤害的),如下图就是睡着的豆浆固体。

制作豆腐皮的方法 ?

第一:浸泡。做豆皮用的食材是绿豆和大米,二者按照1:2的比例提前用冷水浸泡。

第二:磨浆。浸泡好的食材进行磨浆,磨浆时浆要细腻,不能有面疙瘩,用手指触摸就像雪花膏一般润滑。过去,老通城豆皮坚持用手工石磨,磨出来的浆有天然的香气。

第三:摊豆皮。一锅好的豆皮最难是摊皮子,皮子要求薄,据说,老通城豆皮的皮子薄到可以透过皮子看清楚对面的东西。另外,皮子还要均匀,表面不能坑坑洼洼。

第四:配料。“三鲜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或鲜肉、鲜菇和鲜笋)

第五:整形。配料放在豆皮上时,不能铺满豆皮表面,而要周围留有一定空间,以方便整形。整形时,把周围的留白部分折起,形成一个方形蛋皮盒子。

第六:切割。整形后的盒子翻面,撒葱花后切割成小块。

第七:火候。火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锅豆皮从下锅到起锅要变换几次火候,文火、武火、平火,不同时机用不同火候,才能使豆皮达到外脆内嫩的特点。

制作豆腐皮都可以放入什么添加剂? 10分?

制作豆腐皮方法如下:
  l.净料
  将当年产的黄豆,拣去砂、土等杂质,并用水淘洗干净。
  2.破碎
  将筛、拣、淘过的黄豆,用粉碎机粉碎,脱去豆皮或碎成两瓣。
  3.浸泡
  将经破碎的黄豆,再用清水洗一至两遍,捞去豆皮,放进25℃的温水中,浸泡4小时左右。直至能用手指将豆瓣捻碎为止。
  4.磨浆
  将浸泡过的已破碎的黄豆,再用磨浆机磨细,边磨边加水。加水的数量,为黄豆数量的4倍。一般可磨2遍,但不能磨太细,以用手指能捻成小颗粒为宜。
  5.滤浆
  加水磨细的黄豆浆通过分离机分开豆渣和豆浆,分离机内的滤箩为80-90目。
  6.煮浆
  将滤过的豆浆用蒸汽加热煮热,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93℃左右。在煮浆时气压要足,上气要快。
  7.取皮
  将煮熟的豆浆,倒人平底锅内。平底锅一般长2米,宽1.5米,高15厘米,用小木条分隔成6个方格,锅下装暖气道,使锅底温度保持在70-90℃。豆浆料入平底锅约3-5分钟。豆浆表面开始结皮,待皮出现小皱纹时,即可将皮取出。
  如此反复,依次将平底锅每个小方格内所形成的豆腐皮取完,一锅豆浆可连续取豆皮十多次。
  8.烘干
  将从锅中取出的湿豆腐皮挂在烘干室内烘干。烘干室内一端装暖气管,另一端装风扇,使冷空气通过暖气管变成热风,再由排风筒出来,迅速将湿豆腐皮烘干。烘干后,即可包装、储存、出售。对湿豆腐皮畅切忌在室外晾晒,以免发脆易碎。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自制豆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