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灌汤包做法大全 灌汤包子的做法视频

吃灌汤包怎么吃法? ?

用左手提拉包子的突起部位 把吸管插入包子,记住包子内部还是很大的,而且汤汁很多,但是记住不要把吸管插的太深,一面从底部出来。开始喝汤包啦!千万记得,里边的汤汁非常烫,一定要慢慢喝哟!

灌汤包家常做法,正宗灌汤包怎么做 ?

灌汤包的做法

1.先将肉皮洗净,去掉猪毛

2.然后将肉皮用水煮开

3.煮好后,取出来用刀去掉肥肉

4.然后将肉皮切成丝

5.切成丝的肉皮加水800-1000克煮一会儿

6.煮至肉皮稍烂后,将肉皮水倒入搅拌机中

7.搅拌成糊

8.加入盐再次煮开

9.将肉皮汤装入一个长方形的模具中

10.盖盖,放冰箱冷藏室一个晚上
11.次日取出来倒扣出模

12.用刀切成合适的大小备用

13.再切成碎丁,肉皮冻的量和肉馅的量相等

14.将肉切成肉丁

15.再剁成肉泥

16.肉加葱姜粉,生抽,盐,白糖,料酒,水慢慢地加入肉末中,使其吸收

17.加入肉皮冻搅拌好备用

18.包子擀皮少许,一定要薄是关键。冷水和面

19.包入肉馅

20.包成包子形状

正宗灌汤包的做法 10分?

正宗灌汤包的做法如下:
一、材料

二、做法
1、猪肉切成小肉丁。
2、将葱花、姜末放到肉丁上一起剁。
3、剁至肉较碎时放两大勺酱油、两大勺料酒和半碗水。
4、虾去海线剁成虾泥。
5、将肉糜与虾泥放一起,搅拌均匀备用。
6、猪皮冻切碎与肉糜放一起,加盐搅拌均匀。
7、取适量干面粉,用开水边倒边搅和。
8、将烫过的面与剩余的干面粉揉成面团静置30分钟。
9、取适当大小的面团擀成包子皮后放入适量肉馅。
10、锅中入水,将包子摆好,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继续蒸10分钟即可。

求教灌汤包的详细制作方法 ?

肯定有秘方的,估计不会有人交,建议去店里跟师傅学习。

灌汤包怎么做 灌汤包的做法及配方 ?

灌汤包的做法:

准备主料:肉馅 (150克)、虾仁 (50克)、皮冻 (150克)、面粉 (200克)。
辅料:葱 (适量)、姜 (适量)
具体做法:1、做皮冻的材料:花雕酒,鸡爪,姜;2、半公斤的鸡爪处理干净先煮开再洗净,加姜片和2勺花雕酒和1升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个小时左右;3、煮至肉很容从骨头上脱下来就可以了;4、可以只取汤,也可以拆些肉下来放在汤里,加适量盐,胡椒粉和味精调味,凉后放入冰箱一个晚上就结冻了;5、面皮:200克的面粉加入110克的冷水和成面团,和好的面团包上保鲜膜醒至少30分钟以上;6、肉馅150克,虾仁50克,肉皮冻150克,葱姜适量(这里肉皮冻的量决定了汤包的汤汁量,所以只要包的住,尽量多放点,熊猫做的皮冻偏水了点,没能加进去很多);7、肉馅的调料:老抽,生抽,酒,糖,盐;8、肉馅加葱姜末和1茶匙的老抽,1茶匙的生抽,1茶匙的酒,一勺糖,1茶匙的盐和50毫升的清水分3次搅拌均匀(按个人口味调料做适量调整),搅匀后加切碎的虾仁和肉皮冻再次搅拌均匀;9、醒好的面分成小剂子;10、擀成中间厚,四边薄的面皮和包包子一样(如果肉馅太湿,可以先冰冻个30分钟左右,会好包一些);11、包好的包子就可以上锅蒸了;12、冷水开始蒸,15分钟,中间千万不要打开锅盖,15分钟后关火再闷5分钟就可以了。

灌汤包子的做法及配方灌 ?

灌汤包做法一

主料:面粉1000克、温水600克、猪五花肉700克、肉皮冻280克、蟹肉160克、蟹黄、酱油各40克、猪油100克
辅料: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葱花、姜末各5克、精盐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制作:
1)将面粉加水和匀揉透,放置片刻;
2)猪肉剁成肉茸,蟹内剁碎,锅内加猪油烧热,放入蟹肉、蟹黄、姜末煸出蟹油,与肉茸、皮冻、酱油、料酒等调拌成馅;
3)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每50克4个的面坯,擀成圆皮,加馅捏成提褶包,上蒸笼用旺火蒸10分钟即可。

灌汤包做法二

水晶灌汤包
原料:新鲜猪皮500克,冬瓜600克,鱼糁150克,火腿30克,黄瓜皮30克,鸡蛋皮1张,生姜25克,大葱50克,精盐、胡椒粉、料酒、味精、鸡精、干湿淀粉、香油、鲜汤各适量,葱叶、红樱桃各少许。
制法:
1.猪皮洗净,放入高压锅中,掺入鲜汤,加入生姜、大葱、精盐、胡椒粉、料酒、鸡精,加盖,上火压至猪皮化成汁后,待冷却开盖,打去料渣,将汤汁倒入方形盘中,晾凉后再入冰箱中冷藏,即成皮冻,然后将其修切成直径为2厘米的圆球,共12个。
2.冬瓜去皮,切成15厘米见方的大块,再片成大薄片,共12片,放入盐开水中浸泡约10分钟;火腿、黄瓜皮、蛋皮均切细丝;葱叶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撕成细丝;红樱桃剁成细末。
3.将修切成圆球的皮冻先滚上一层干淀粉,再裹上一层鱼糁,然后均匀地沾上火腿丝、黄瓜皮丝、蛋皮丝,将其包入浸泡过的冬瓜片中,再用葱叶丝捆扎成石榴包,并在上面点缀上樱桃末,即成水晶灌汤包生坯,入笼用旺火蒸约5分钟,取出摆入盘中。
4.净锅上火,掺入少许鲜汤烧沸,调入精盐、胡椒粉、味精,用湿淀粉勾薄芡,淋入香油,起锅浇在盘中水晶灌汤包上即成。
灌汤包做法三

猪后腿精肉,猪肚皮上的大片肉皮,母蟹高筋面娄,食盐,饱和碱水,猪皮,制净后,加入料酒,老抽,葱姜,煮制成皮汤,冷切后,冻五个小时,成皮冻,取出切碎,加入拌好的精肉末,加入蟹黄,蟹肉,拌入适量的盐,鸡粉,待用,高筋粉一斤,加入食盐适量,要感到口感有点咸,饱和碱水一勺,加入冷水和成面团,放醒发两个小时,下坯子,可心擀皮,包制成形即可上笼,这种汤包虽然个大,但是一个是汤多,传热快,别外也说明不能蒸过了,汤太过了,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也会使汤包开裂,旺火,足气,六分钟足够,但是这种做法必须有维扬包点的包子手法作基础,不然的话,很容易出现汤破的情况。

蟹黄灌汤包的做法:

·配 料:主料:面粉1000克、温水600克、猪五花肉700克、肉皮冻280克、蟹肉160克、蟹黄、酱油各40克、猪油100克

辅料: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葱花、姜末各5克、精盐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操 作:1)将面粉加水和匀揉透,放置片刻;

2)猪肉剁成肉茸,蟹内剁碎,锅内加猪油烧热,放入蟹肉、蟹黄、姜末煸出蟹油,与肉茸、皮冻、酱油、料酒等调拌成馅;

3)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每50克4个的面坯,擀成圆皮,加馅捏成提褶包,上蒸笼用旺火蒸10分钟即可。

灌汤包的家常做法大全怎么做好吃视频 ?

灌汤包的家常做法
食材明细
肉馅150克
虾仁50克
皮冻150克
面粉200克
葱适量
姜适量
生抽适量
老抽适量
味精适量
白胡椒粉适量
盐适量
糖适量
酒适量
咸鲜口味
蒸工艺
半小时耗时
普通难度
1
做皮冻的材料:花雕酒,鸡爪,姜

2
半公斤的鸡爪处理干净先煮开再洗净,加姜片和2勺花雕酒和1升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个小时左右

3
煮至肉很容从骨头上脱下来就可以了

4
可以只取汤,也可以拆些肉下来放在汤里,加适量盐,胡椒粉和味精调味,凉后放入冰箱一个晚上就结冻了

5
面皮:200克的面粉加入110克的冷水和成面团,和好的面团包上保鲜膜醒至少30分钟以上

6
肉馅150克,虾仁50克,肉皮冻150克,葱姜适量(这里肉皮冻的量决定了汤包的汤汁量,所以只要包的住,尽量多放点,熊猫做的皮冻偏水了点,没能加进去很多)

7
肉馅的调料:老抽,生抽,酒,糖,盐

8
肉馅加葱姜末和1茶匙的老抽,1茶匙的生抽,1茶匙的酒,一勺糖,1茶匙的盐和50毫升的清水分3次搅拌均匀(按个人口味调料做适量调整),搅匀后加切碎的虾仁和肉皮冻再次搅拌均匀

9
醒好的面分成小剂子

10
擀成中间厚,四边薄的面皮和包包子一样(如果肉馅太湿,可以先冰冻个30分钟左右,会好包一些)

11
包好的包子就可以上锅蒸了

12
冷水开始蒸,15分钟,中间千万不要打开锅盖,15分钟后关火再闷5分钟就可以了

汤包馅的做法 ?

材料粉500克,猪夹心肉500克,猪皮冻200克做法1.调馅儿 主料:猪肉 配料:食盐、味精、白糖、料酒、小磨香油、姜末、鸡汤 拌馅儿时要搅拌均匀,还要把馅儿往盆里摔,其间要加三遍鸡汤。 2.和面 面+水,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呵呵。然后要用劲揉,三光要领:手光、面光、盆光。 揉好的面要“晌”一下,(晌,也就是静放一会儿) 摔面,其作用是使包子皮更筋,口感更好。揉揉、摔摔之后,面就算准备好了。

灌汤包的做法。 ?

灌汤包的做法
材料:猪皮一块,葱姜,料酒,胡椒粉
先把肉皮放到凉水至烧开,两分钟,然后捞出,去毛,切去下面的肥肉 再把处理好的肉皮,葱姜,料酒,胡椒一起煮至烂,大约需要2个小时 然后把肉皮拿出来,搅碎。放回汤里,煮约半小时,过滤到大碗里
放在冰箱冷冻,放一个晚上,拿出来就是做好的皮冻,这个是小笼包出汤的关键。 然后把皮冻切碎,备用。
然后用葱姜花椒水开始打肉馅,这个葱姜水是前一天晚上做的,然后泡了一晚上,就是把以上3种材料,姜拍碎,放到热水里,然后用手挤,为了进味,放了一个晚上,小家庭可以用搅拌机打肉馅,第一次发现做灌汤包和做戚风蛋糕的工具如此相似,要一边加汤水一边打,加入香菇,盐,味精,酱油,蚝油,生抽,一个鸡蛋,香油,开始打肉馅,然后把切碎的肉皮和肉馅1:1混在一起,大功告成,一般把它放到冰箱里,用多少拿多少,这样冻一下好包,和面,在网上查,有人说烫面,有人说发面,我两个都做了,但是发面的比较好吃,擀面皮要成这样子,中间厚,两边薄,开始包了,包的不好看可以多学学,熟能生巧,蒸的时候可以用烫的白菜叶,也可以用布,蒸熟后你就可以享用了。我国的饮食结构是以面食为主,仅包子的品种就有几百种之多,而其中的灌汤包子也有数10种花样。包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隋唐时代已有包子了,不过那时不叫包子,而称为“馒头”或“蒸饼”之类。灌汤包子在清代时已十分流行,很多史料都有记载。
一、用料:
主料:猪肉(或牛肉、羊肉)
配料:食盐、味精、白糖、料酒、小磨香油、姜末、鸡汤(或骨头汤、水也行)
二、肉馅的制作:
制馅的的关键是拌馅,也就是其中的“汤”,这正是灌汤包子与普通包子的区别。
汉族和回族的用料不同。汉餐的灌汤包子多用皮冻馅,皮冻加热后即形成汤。而清真灌汤包子是用鲜骨髓汤打馅。家庭制作中也有用鸡汤打馅的,甚至有人直接用水打馅的,冬季用温水,夏季用凉水,分5~6次加入馅内,搅成不稀不稠的馅,最后放入小磨香油搅匀。
用骨头汤拌馅的好处有:
第一,汤汁多。骨头汤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胶原蛋白质有较大的溶水性能。因而用骨头汤拌肉馅,其吃水量比水要多;所以加热后有较多的汤汁从肉馅中溢出,就形成汤包中的“汤”。由于肉的鲜味和调味品的味道溶于汤里,故觉汤汁鲜美。
第二,馅心松软。牛羊肉中也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其中的肌球蛋白质和胶元蛋白质一样,都是溶水性的,在有盐的条件下,吸水性增强。为了使馅心松软,鲜嫩有汤,拌馅时要有意保持馅中的水份。当包子入笼,蛋白质受热变性,失去持水性能,产生脱水现象,馅心里自然就充盈着汤汁。
1/4
三、包子皮的制作:
灌汤包子与发面包子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定面(相对于发酵面);二是薄皮;三是馅中含汤。灌汤包子的和面方法,用行业术语说,属冷水面团。冷水面团的特点是:色泽洁白,质地细密,筋力大,韧性强,制成成品后,口感爽滑有咬劲。调制面团时,受季节影响,水量和水温都应做适当的调整。一般来说,天气凉、温度低时,加水量要比天气热、温度高时稍多加些水。用水量的基准是500克面粉加约225克水。水温不能超过30℃,否则容易引起面团性质的变化,使面团“掉劲”。冬季用低温水,夏季用纯凉水。有时夏季气温高,即使用冷水也出现“掉劲”问题。老练的行家这时会在和面时加一点盐,以增强面团的筋度,促使面团组织结合紧密。行话说:“碱是骨头盐是筋”,指的就是盐能增强面团筋力而言。另外调制面团时,必须分次加水,如一次加足水,不易对面粉吸水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查。面团揉到光润时,盖上湿布,饧约半小时,揉匀搓条,下剂子,擀成圆薄皮,包入馅子。皮儿要薄,且均匀,......余下全文>>

小笼汤包的家常做法大全怎么做好吃视频 ?

笼包别称笼馒源于江苏州府由北宋京城封灌汤包发展州河沿浮桥南堍万华茶楼首创州、锡、海、南京、杭州、嘉兴、芜湖、徽州、嵊州等江南区著名传统吃州笼包味鲜锡笼包味甜诞于清末同治十海南翔笼同历史悠久享誉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灌汤包做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