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粘的典故 ?
关于“三不粘”这道菜的来历,据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安阳有一个县令,其父喜欢吃花生和鸡蛋,可是年纪大了,牙齿不好,县令就让厨师每天煮花生、蒸鸡蛋羹给自己的父亲吃。时间一长,县令的父亲就吃腻了,食欲越来越差。县令就让厨师变换一下饭菜的做法。厨师绞尽脑汁,将鸡蛋和花生的做法变换了许多花样,县令的父亲还是不想吃。有一天,一个厨师想出了一种新的做法。他把鸡蛋黄加水打碎后,再放入白糖,然后倒入锅里炒出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临时取名叫桂花蛋,县令的父亲品尝之后,连连夸赞这道菜好吃。从此,这道菜就成了县令家的主要菜肴,一家人百吃不厌。秋天的时候,县令的父亲过七十大寿,宾客盈门,县令大摆宴席,为父亲庆贺寿辰。当然,宴席上依然少不了桂花蛋这道菜。平时做这道菜的时候,厨师总是用小锅烹调,一次炒一盘菜。庆贺寿辰这天,吃饭的客人多,小锅炒菜太慢,厨师就改用大锅来炒。可是,因为是第一次用大锅做桂花蛋,该放多少原料,厨师的心里没有底。桂花蛋炒好之后,他发现蛋黄太稀,就连忙又往里面添加粉芡,一边炒一边往里添油。结果,这回炒出来的桂花蛋色泽黄润,晶莹欲滴,香气四溢,大家品尝了之后,都夸奖这道菜味道鲜美,甘甜爽口,实在是菜肴中难得的佳品。于是,桂花蛋很快就在安阳声名鹊起,风行开来。不久,乾隆皇帝到江南巡察民情,路过安阳,提出来要品尝安阳的风味小吃。安阳县令就让厨师精心炒了一盘桂花蛋,献给乾隆品尝。乾隆吃了这道菜肴之后,十分高兴,他见这道菜肴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就当即下了圣旨,将桂花蛋赐名“三不粘”。并让县令把此菜肴的制作方法给了皇宫里的御膳房,以备自己和后宫嫔妃及皇亲随时品尝。于是,这道菜就从安阳古城进入了北京紫禁城,成了一道御菜。据说,后来有一位御膳房的老厨师告老还乡,在他离开皇宫御膳房的时候,就把“三不粘”的制作方法带出了紫禁城,使这道来源于民间的美味佳肴又重新回到了民间,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近些年来,“炒三不粘”经厨师们的不断改进,又在金黄似月的“炒三不粘”周围摆上用京糕切刻而成的晶莹鲜红的小兔,为此菜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显得更为富贵雅丽。这道菜的特点是软香油润、浓甜不腻;有益智、开胃的功效。“三不粘”金黄,京糕鲜红,红黄相映,鲜艳喜人。“炒三不粘”是安阳烹饪园里的一枝鲜花,也是豫菜中的佼佼者。目前“三不粘”这道菜肴做得最好的大概要数北京的同和居饭店了,他们烹制的“三不粘”色质纯美,香甜宜人。还有人说,日本天皇曾经专门派人到北京同和居购买“三不粘”,然后坐飞机带回东京给他品尝,而且吃得津津有味。看来,美食的诱惑力有时候也是十分巨大的,美食也常常会让人日思夜想,那种牵挂的情怀,可以和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情相媲美。
桂花能做什么菜 ?
桂花蛋
主料:鸡蛋300克
辅 料:小麦面粉50克梅子30克金糕20克调 料:植物油20克、桂花酱15克
做法
1.锅内添水烧开,逐个磕入鸡恭煮成荷包蛋,捞出滚上一层面粉备用;
2.炒锅注油烧至七成热,下入鸡蛋炸至金黄色,捞出控油;3.炒锅放入桂花酱、水调匀烧开,放入炸好的鸡蛋略煮,撒入京糕,青梅丝(乌梅)即可。
桂花栗子羹
主 料:栗子(鲜)250克枣(鲜)50克
调 料:白砂糖150克、淀粉(豌豆)5克、糖桂花5克
做法:
1.先将毛栗子切成两半,放入水锅中,煮至皮壳能剥开捞出,剥掉壳和皮,放入碗中上笼,盖严笼帽,蒸至酥透出笼,冷后切成粒。2.锅洗净,放入水一大碗,放入白糖,栗子,红枣(蒸酥去皮核),烧滚至糖溶于水中,放小火略焖一焖,放入桂花,洒入湿淀粉推匀,勾成透明样薄芡,出锅即可。
桂花粉家常做法,正宗桂花粉怎么做 ?
桂花粉的做法步骤
1
这就是桂花粉。
2
将香菇,火腿切丁,青菜,紫甘蓝切小块。
3
将虾皮洗净。
4
锅里水煮开,加点盐。
5
将桂花粉煮3分钟。
6
捞出放入凉白开过凉后滤干。
7
锅里油烧热,放虾皮翻炒出香味后用铲子推往一边。
8
下葱花爆香。
9
接着下香菇,火腿翻炒数下。
10
下青菜,紫甘蓝翻炒。
11
再放入桂花粉翻炒。
12
加入盐调味后即可。
三不粘的介绍 ?
三不粘,又名桂花蛋,是汉族传统名点之一,是用鸡蛋、淀粉、白糖加水搅匀炒成的。它不仅色彩金黄,味道甘美,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这也正是它为什么叫“三不粘”的缘由。色泽金黄,蛋嫩沙甜,美味可口,富有营养,尤宜于老人、幼童食用。
三不粘是什么菜系的名菜 ?
河南省的安阳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中等城市,但有一道美味佳肴却诞生在这里,和安阳悠久的历史一样,这道佳肴让人感到回味。这道名菜叫“三不粘”,又名桂花蛋,是用鸡蛋、淀粉、白糖加水搅匀炒成的。它不仅色彩金黄,味道甘美,更令人称奇的是它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这也正是它为什么叫“三不粘”的缘由。
海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124005.htm
三不粘的做法三 ?
[主料辅料]鸡蛋......12个花糖......15克白糖......200克山楂糕丁......100克熟猪油......150克湿淀粉......40克[烹制方法]1.鸡蛋磕开,用12个蛋黄,4个蛋清,在碗里搅暄。2.锅内添水400克,放入白糖,水沸糖化撇沫,晾凉后滤去杂质,与桂花糖、湿淀粉一起放蛋糊内搅匀。3.炒锅内下熟猪油125克,中火烧三成热时,陆续把糊倒入。用小火炒制,并不断搅动,逐渐将余熟猪油25克加入,至鸡蛋不粘勺,起锅装盘。上面用山植糕丁撒成“寿”字或“喜”字字样均可。[工艺关键]1.必须选用上好淀粉(即绿豆淀粉),才能制成“三不粘”。2.炒糊,顺同一方向搅动,使蛋黄、油和生粉充分乳化,至颜色嫩黄,不粘锅时出勺。[风味特点]1.“三不粘”又名“桂花蛋”,不粘盘、不粘筷、不粘牙,故名,是豫北安阳市的传统名菜,历史悠久,流传省内外。2.相传,相州(今安阳)有位县令,其父喜食花生和鸡蛋,但因牙齿脱落,难飨其味。县令命家厨每天做花生糊、蛋糕供老人食用,久之又感乏味。家厨便挖空心思不断变换作法。有一次用蛋黄加水,放糖炒制了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炒蛋黄,老人食后极为赞赏。后来在一次寿宴上,为能同时上桌,改用大锅制作。由于投料不准,炒得太稀,厨师急中生智,勾入淀粉,一边使劲搅炒,一边不断加油。结果,较以往更为油润光泽,香甜可口。且出锅时不粘锅、勺,盛装时不粘盘,进食时不粘匙,宾客连声叫绝。逐因得名“三不粘”,在当地风行开来。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胖安阳,当地官员向乾隆献膳,就有“三不粘”。食后乾隆大悦,即命随员询问制作方法,带回京城。此后,该菜便在宫廷、府衙、市肆以至家庭广为流传。
东北菜三不沾是什么 ?
“三不沾”也叫“桂花蛋”其创制人及创制年代已无从查考。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经彰德府,知府献膳,其中就有“三不沾”。乾隆食后大悦,立即令人记下此菜的制法。从此“三不沾”传至皇宫,成为宫中名菜。
它是用鸡蛋黄、淀粉、白糖加适量的水搅匀炒成的,不粘盘,不粘牙,不粘筷子,故称“三不沾”。后来北京广和居有位姓牟的厨师结识了一位清宫御厨,学到制作“三不沾”的手艺,稍加改进,供应顾客。由于“三不粘”色泽美观,吃口绝嫩,堪称妙品,很受欢迎。广和居倒闭后,牟师傅到同和居掌厨,“三不粘”又成为同和居传统名菜,许多国际友人慕名而至。
1.将鸡蛋黄、白糖、湿淀粉加清水35克,用筷子搅匀,再加清水125克搅匀。
2.将锅置旺火上,烧热,下猪油,滑锅后倒出余油,随即倒入搅匀的蛋黄,用手勺不断的翻炒两分钟,再把25克猪油用手勺分3-4次陆续淋入锅中。
3.同时不停翻炒,至金黄色不见油迹时,即可出锅装盘。
安阳名吃有哪些。? ?
扁粉菜、烧灌肠、血糕、粉浆饭、皮渣等等是安阳独有的民俗小吃。
------------------------------------------------------------------------
“皮渣”这一词估计外地人很少听过,根据它的名字,你很难想象出它的模样。皮渣是安阳“三大宝”之一,老辈安阳人都会做。近年来副食品市场也多有成品出售。价廉物美,有时间可以去尝尝的。
皮渣的主要原料是粉条。做时先把粉条放锅内煮到七分熟,捞出后放入一大盆中,加淀粉、蒜蓉、姜末、虾皮、猪油、盐等调味料,搅拌均匀,装入碗中,上笼蒸一小时取出。成品其色微碧,呈半透明状,触之柔软而有弹性,闻之浓香扑鼻,口感爽滑、筋道。因做起来较为繁琐,所以一般人家只在逢年过节才做上一次。记得儿时,母亲做皮渣,我就和弟弟在旁等着。听着锅中咕噜噜的水声,闻着弥漫在空中四散的香气,垂涎欲滴。待做好的皮渣一端出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取出一碗,切成小块,淋上蒜汁、醋,再滴几滴香油,坐一旁大块朵颐,不亦快哉。
皮渣的吃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皮渣扣碗、皮渣烩菜、凉调皮渣、生煎皮渣等。但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生煎皮渣,做法如下。皮渣切半公分左右薄片待用,锅中放少许油,烧热后放葱花、蒜末爆香,放入皮渣,煎至表面微黄,盛盘即可。口感外焦里嫩,香气诱人。
粉浆饭是安阳人发明的非常奇妙的一种食品,绝对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产物。
相传很久以前,某年安阳大旱,百姓无水可吃。当时,城西门口有家粉房,因店后有口小井,粉房店才得以营业。附近百姓渴得难耐,就把粉房生产倒掉的废料——粉浆提回家解渴。由于粉浆味酸,难以下咽,有聪明的安阳人便在粉浆中放入小米、食盐、野菜等物熬成饭,用来充饥解渴,味竟奇佳,街坊四邻竞相仿效。旱年过后,人们喝粉浆饭以成习惯,又经过历年不断改进,终于形成了安阳独具特色的风味名吃——粉浆饭。
烧灌肠是将猪血加入大肠中,用炭火慢慢煎之至焦黄,吃时蘸蒜汁、辣椒。烧灌肠还有个历史典故在里边:传说程咬金与老娘艰难渡日,乡人可怜他们常把杀猪剩下的猪血、大肠施舍给他们,咬金靠卖这些换得饭菜。一日邻人给多了,咬金无器皿可用顺手将血灌入肠子中存放,谁知这一灌众人再吃血时感觉特别美味,于是就有了这流传下来的安阳特色小吃烧灌肠。
“炒三不沾”是安阳名菜。食用时因不沾筷、不沾盘、不沾牙而得名。
“炒三不沾”也叫“桂花蛋”其创制人及创制年代已无从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