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竹荪怎么做好吃 竹荪怎么吃与做法大全

竹荪怎样做才好吃? ?

竹荪是一种灵草,成熟后能散发出浓浓的清香,不仅肉质滑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食用菌。
食用方法:1、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切成一寸左右,将排骨500g切成方块形,和切好的竹蒜一起放入锅中,加入550g100℃的热水烧20分钟后加入盐,味精即可食用。2、将干竹蒜50g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把切成很碎并加有盐和味精的细猪肉放入竹蒜的空心中,一条条摆好,蒸25分钟后,等50℃时切成方块即可食用。
保存上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不要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时请尽快食用。

竹荪母鸡汤
这倒真是再简单不过的菜了,只要原料够好——真正的土养的老母鸡,而且不要超过三斤的那种。

将土养老母鸡去毛、淘尽内脏、减去鸡屁股并洗净鸡身后,先烧滚一过水,将老母鸡整个儿地浸在滚水中焯去血腥气,捞出后冲一下。

砂锅中一次性加满水,放入老母鸡,加拍松的生姜块一个、料酒一小勺,先大火烧开后,用小火慢慢炖。炖鸡时,为了防止汤水溢出,可以在砂锅上架两根竹筷,再盖上锅盖。大约三小时后,鸡汤已经呈现金黄色。这时可以将已经用水发过的竹荪切段,投入鸡汤中,再炖,等竹荪充分浸润了鸡汤的味道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盐,关火,撒一点点葱花增香,就可上桌了。

要点:给鸡焯水时不要弄破鸡皮;水发竹荪要多浸泡一会儿,才会去除那股怪味儿,竹荪不要放多,否则会夺鸡汤的鲜味;如果老母鸡肚子里油很多,要挖出来扔掉一点,尤其是在夏天对于喜欢清淡的人来讲。

竹荪红螺汤
功效: 养肝明目,温中补肾。
来源: 保健汤菜大全
出处: 中华药汤谱
用 料 红螺肉400克,豌豆苗50克,竹荪1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各适量。

制 法 将红螺肉洗净切片,放沸水锅中焯透捞出。竹荪用清水泡软,洗去泥沙,切去两头,再用清水漂洗成白色时捞出,切成段。豌豆苗去杂洗净。坐锅加清水,放入竹荪、料酒、精盐、螺片,烧煮开后放入豆苗、葱段,略煮片刻,加味精起锅。

用 法 每周1~2剂,分数次服用,用量不限。

注 释 红螺肉含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性味甘凉,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配以山珍之品竹荪,不仅味鲜美,而且有较高营养价值。

适应症: 脾胃虚弱,神经衰弱,视物不清等症。
类别: 药膳

竹荪烩鸡腰
【所属菜系】
【菜肴口味】清香
【涉及食材】蔬菜 山珍
【特点】
1.竹荪,是云南名贵野生食用菌,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等美称。初时菌体呈卵球形,白色或淡紫褐色,成熟时包被破裂,伸出笔状孢托。菌盖钟形,有显著网络,顶端平、有孔口,上有暗绿色粘液状微臭的孢体。菌幕白色,似如长裙。生长在湿热地区的竹林落叶层下,常于夏秋季节采摘食用。 2.竹荪,色泽洁白,口感软脆,鲜美清香,富含营养。据测定,干品含粗蛋白质15~22.2%,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以及16种氨基酸,其中的谷氨酸达1.7%。谷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份,这是竹荪味道鲜美的原因。竹荪食法多样,更宜于做汤。竹荪烩鸡腰,色泽协调,鸡腰肥烂,竹荪脆嫩,清淡适口。是云南高级筵席汤菜之一。
【原料】
鸡腰…………200克 精盐……………8克云腿……………30克味精……………2克胡萝卜…………30克胡椒粉…………l克干竹荪…………30克鸡清汤………500克蒸蛋黄糕………30克芝麻油…………5克莴笋……………30克
【制作过程】
1.干竹荪用凉水涨发,淘洗干净,再用凉水发透,捞入热水锅中氽后,取出改刀。胡萝卜、莴笋分别在热水锅中焯熟,过凉,切成象眼块。云腿、蒸蛋黄糕切片。

2.鸡腰清洗干净,用鸡清汤氽熟,......余下全文>>

竹荪的做法大全,竹荪怎么做好吃 ?

竹荪富含粗蛋白质、脂肪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谷氨酸的含量很丰富。做汤时加一点竹荪,味道鲜美中透出一缕山野清香。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而且不论男女都没有“人过四十五,肚皮往外凸”的身材走型之虞,据说就是因为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炒熟的糯米一同煮汤饮用有关。竹荪具有去脂的作用,能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能减肥消脂,加上竹荪吸附了深山竹林里的阴凉之气,性微寒,故同时有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效用,对已患有轻度脂肪肝的人来说,是一味食疗良药:只要将竹荪和多种天然山菌同炖,吃菌饮汤即可。 竹荪能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提高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萌生与扩散,对肺癌病人有比较好的食疗效果。 脾胃虚寒慎吃竹荪竹荪性凉,脾胃虚寒之人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干品烹制前应先用淡盐水泡发,泡发过程中要换水两次,并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否则会有怪味。干竹荪保存时,注意不要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不然竹荪外面的那层纱网状菌裙很容易吸潮生霉。 挑选竹荪有诀窍 竹荪营养丰富,同时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是非常受欢迎的保健食品。挑选竹荪时,要注意挑选朵大肉厚、颜色偏黄的。

炒竹荪怎么做好吃 ?

你好,竹荪的吃法是很多的。就你的材料的话,可以做竹荪炒肉,先把竹荪切成片再炒。还有一种吃法,就是用碎肉做成陷。把陷塞到竹荪里,然后蒸出来食用,真是味道很鲜美的。

竹荪的做法,肉片竹荪怎么做好吃,肉片竹荪的家常做法 ?

肉片竹荪怎么做好吃
材料
干木耳50g,干竹荪80g,腊肉100g,香葱1棵,料酒1汤匙(15ml),盐1茶匙(5g),白胡椒粉1/2茶匙(3g),蚝油1汤匙(15ml),生抽1汤匙(15ml),红菜椒1个,蒜茸1茶匙(5g),大葱花1茶匙(5g),油1汤匙(15ml)
做法
将干木耳和干竹荪分别用温热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反复仔细冲洗,将竹荪和木耳中的泥沙洗净,再切成适口的小块。
肥瘦相间的腊肉切成薄片。红菜椒洗净去籽,切成三角片。香葱洗净切斜段。
锅中放入适量热水,大火烧沸后将竹荪块放入氽2分钟至熟,取出沥干水分待用。
中火烧热锅中的油,待烧至六成热时将大葱花和蒜茸放入爆香,随后放入木耳块、红菜椒片和腊肉片,大火翻炒3分钟。
放入熟的竹荪块,调入料酒、盐、白胡椒粉、蚝油和生抽拌炒至匀。
最后撒入香葱段即可。

竹荪怎么炒才好吃 ?

你好,竹荪的吃法是很多的。就你的材料的话,可以做竹荪炒肉,先把竹荪切成片再炒。还有一种吃法,就是用碎肉做成陷。把陷塞到竹荪里,然后蒸出来食用,真是味道很鲜美的。
参考资料:hi.baidu.com/shnrjwq

干竹荪如何做菜 ?

干竹荪浸泡4小时,五花肉烧到半熟时加酱油加竹荪小火半小时后加糖略煮,起锅。

竹荪怎么吃 ?

竹荪怎么吃? 先将干竹荪菌用温水泡发,洗净挤干水后,即可待用。竹荪菌有烧、炒、焖、扒、酿、炖汤等多种烹饪方法,如竹荪菌芙蓉汤、竹荪菌鸡汤等滋补名菜。

保肝消脂、塑身降压——花菇炖竹荪

材料:食养家香菇5朵、食养家竹荪5根、火腿少许、青菜少许

做法:

1、食养家香菇用热水泡10分钟,食养家竹荪用温水泡开,洗净切成段,火腿切小片(最好用沸水烫一下)。

2、将食养家香菇、食养家竹荪和火腿放在碗里,加满开水,放锅里隔水炖35分钟,再放入青菜继续炖5分钟。

滋补强壮、益气补脑——竹荪土鸡汤

材料:鸡腿2-3只、食养家山药1根、食养家竹荪6根、大葱4段、老姜4片、料酒1汤匙、盐2茶匙

做法:

1、新鲜鸡腿洗净,放入加了姜片的开水中焯烫一下捞出,用清水冲净鸡块表面上的浮末。

2、食养家竹荪用冷水浸泡10分钟,山药去皮切小块。

3、沙锅注入足量的水,放入焯过的鸡和山药块。加料酒一汤勺,葱段4段,姜片4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半小时。

4、趁着煲汤的时间,将浸泡回软的食养家竹荪,切去头和尾部的网,放入温水中焯烫20秒钟,去除食养家竹荪的生涩味。捞出后,用冷水略微冲洗一下,放入鸡汤中,继续煲30分钟以上。

5、出锅前,根据自己的口味,放盐调味即可。

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竹荪母鸡汤

材料:食养家竹荪、鸡一只、姜片、盐

做法:

1、将土养老母鸡去毛、淘尽内脏、减去鸡屁股并洗净鸡身后,先烧滚一过水,将老母鸡整个儿地浸在滚水中焯去血腥气,捞出后冲一下。

2、砂锅中一次性加满水,放入老母鸡,加拍松的生姜块一个、料酒一小勺,先大火烧开后,用小火慢慢炖。

3、炖鸡时,为了防止汤水溢出,可以在砂锅上架两根竹筷,再盖上锅盖。大约三小时后,鸡汤已经呈现金黄色。

4、这时可以将已经用水发过的食养家竹荪切段,投入鸡汤中,再炖,等竹荪充分浸润了鸡汤的味道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盐,关火,撒一点点葱花增香,就可上桌了。

食养家小建议:给鸡焯水时不要弄破鸡皮;水发竹荪要多浸泡一会儿,才会去除那股怪味儿,竹荪不要放多,否则会夺鸡汤的鲜味;如果老母鸡肚子里油很多,要挖出来扔掉一点,尤其是在夏天对于喜欢清淡的人来讲。

竹荪汤的做法,竹荪汤怎么做好吃,竹荪汤的家常做法 ?

食材
主料
竹荪
50g
干笋片
50g
火腿
适量

辅料

适量

适量
木耳
适量

步骤

1.竹荪。

2.笋茸片。

3.将竹荪笋孙、笋片清洗泡发。

4.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后沥出,去掉网状的那部分,否则会有怪味。

5.笋干清洗干净。

6.几种食材改刀备用。

7.锅中油5成热后放入葱姜爆香,在下入火腿肉煸炒。

8.肉炒制一会,下入竹荪、笋片煸炒。

9.加入半锅开水、放人木耳,大火煮开,转小火炖一个半小时即可。

10.竹荪汤就好了。

竹荪怎么烹调才好? ?

竹荪
  竹荪 英文名 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 Fisch,俗名有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竹荪隶属于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

  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担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cm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1.5-2μ。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又是医学上的新秀,历史上列为“宫廷贡品”,近代做为国宴名菜,同时也是食疗佳品。其营养丰富,据测定干竹荪中含粗蛋白19.4%、粗脂肪2.6%,可溶性无氮倾倒物总量60.4%,其中菌糖4.2%、粗纤维8.4%,灰分9.3%。其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显著效果,能防癌抗癌,减肥壮体。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多日不变馊。

  秋季生长在潮湿竹林地的色彩艳丽、具有菌裙的大型食用菌,属鬼毛科(Phallaceae)竹荪属。分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学名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Fischer和D.dupllicata (Bosc)Fischer,别名僧竺蕈、竹笙、竹参、竹菌等。菌体洁白脆嫩爽口,味道鲜美,与其他食物共煮有防腐作用。每100g干品含粗蛋白质19.4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60.4g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云南省昭通地区最为闻名。

  竹荪于80年代由中国首先驯化成功。人工栽培使用的原料有竹类、段木、甘蔗渣、木屑等,有箱栽、床栽和露天竹林地栽培形式。用菌蕾作材料进行组织分离,用马铃薯培养基,pH值4.5-5,置于15-20℃培养15-20天得纯母种,纯种菌丝白色,见光会变淡粉红色或紫红色。再用栽培原料制成培养料接入母种,在同样温度下培养30-45天即得原种。原种可直接使用,也可进一步扩制成栽培种。早春气温回升至15℃以上进行栽培,接种完毕需覆土3-5cm,以便保湿和产生菌索。注意保持覆土湿润和栽培场地空气潮湿。子实体发生的适温为23-26℃,若栽培条件适宜,1个月覆土中长出菌索,2个月出现菌蕾,3个......余下全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竹荪怎么做好吃